停车第二十课:ETC含着金钥匙的进入车场的颠覆力量

2020-08-01 15:25:39

一、ETC的

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 即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国际上正在努力开发并推广普及的一种用于道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收费系统。国内的ETC,国标5.8G,自带支付,成功应用于高速公路收费上万车道,拥有用户3200万。该产业链基本可分为设备商、系统集成商和支付运营商和投资商,以广东为例,联合电子是支付运营商,金溢或埃特斯作为设备供应商,华软或新软作为系统集成商,而投资商是银行,基本运营模式是,联合电子采购设备供应商的硬件和系统集成商的系统,对旗下收费站进行线上和线下统一支付运营和清分,银行作为投资商埋单车主OBU以期扩大发卡量。当停车场从过去的板卡停车过渡到车牌识别之后,国标性质的ETC正在下路进城,无论是过去的设备商还是高速公路的支付运营商,都在做着车场开发尝试,希望进一步拓展市场的同时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进一步发挥线上价值。

对于停车场而言,目前以车牌识别的智能化和云服务的信息化乱战。其中,车牌识别成本降低和性能提升,已经快速进入车场,并掀起了板卡停车替代的热潮,火眼、智芯、大华、海康四强争霸,一拨拨车牌识别开始普及车场。云服务的信息化的实质是车场线上价值的挖掘,以ETCP为代表的互联网力量和以安居宝为代表的传统安防力量已经形成两强,区域性的地方政府也正在以智慧城市的方式进入云停车。然而事实上,对于车而言,ETC方式的身份识别和支付是适合停车场景的,车牌识别尽管可以做到和ETC一样远距离识别,但是没有ETC,支付上APP挂尚未形成习惯和拿出手机支付远远没有ETC自动扣费那么体验方便,更重要的是ETC已经形成3200万的用户,广深车载OBU覆盖率高到30%。精准的远距离身份识别、自带的电子支付和庞大的用户群形成了ETC进军停车的三大优势:

:国标5.8G的身份识别。

ETC其实是板卡远距离停车的一部分:过去传统板卡停车一直是低成本的IC为主,五年前左右RFID风起云涌,2.4g、900m、433m在停车场争霸,其中433m加红外由于良好解决了低成本、功耗、邻道和队列等问题的所谓“蓝牙”停车胜出,成为RFID的停车赢家,于是板卡停车领域就形成了IC主用全场景停车和蓝牙主用社区固定停车。然而长期以来,板卡停车都是一块控制板加一个读卡器,无国标私有协议控制,规模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形成了众多中小厂商占据国内8成份额的市场格局。

而国标基本的ETC停车基本统一身份识别和控制标准:就停身而言,由于读卡器和卡的统一,安全、稳定性使得车辆和车场读卡不再取卡,同时远距离不停车的身份识别成为停车的佳体验,这不仅避免了过去IC停车的取卡也避免了蓝牙卡的普及问题;就停车外延来看,地锁、充电桩、立体车库都可以按此标准拓展接入,从而使得车主可以进行车位共享、充电服务和车位服务,这将使得ETC标准为大面积解决停车问题埋下大大伏笔;更大意义上,目前国家主推的电子车牌和ETC有莫大的关系,尽管部和各执己见,但是ETC的用户覆盖率将大大使得ETC有取得真正电子车牌的意义,目前一些城市的ETC覆盖率已经超50%。

第二、自带的电子支付

停车场就是收费站,长久以来的核心课题就是收费管理,无论是板卡停车还是车牌识别,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人工计时计费,云停车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电子支付。电子支付主要是为无人值守的停车场准备,人工计时计费浪费时间,降低通行效率;而云停车普遍的联网支付方式都是,端 第三方支付,车主在上车前预支付货主。云停车的普遍的不停车支付愿景是端 ,车主在出场不停车电子支付。ETCP在拓展车场之后,C端运营的核心一个是支付,不停车的电子支付一直是该公司之殇,线下电子支付比例一直在15%左右。

而ETC天生自带,这个是让任何互联网公司流口水的支付手段,这个是不停车电子支付成为适合车场景的消费方式,与那些车牌识别加第三方支付手段还需要按手机的方式相比较,ETC支付方式更加直接方便。在高速公路,预装OBU的车辆一般都是在ETC车道通行,电子支付比例接近100%。ETC进入车场之后,通过ETC不停车电子扣费,这将大大提升电子支付比例,同时使得联网支付结算更加便捷。如ETC将支付独立,与停车运营商合作,与微信和支付宝在停车支付领域竞争,这将大面积提升联网运营水准。

第三、庞大的用户群体

国内汽车外装件大的群体估计是ETC车主群体,2016年一季度的数据是3200万,广州覆盖比例是25%,深圳覆盖比例是30%。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如何有效利用盘活该部分资源,如果发掘其线上增值服务价值就成为当前的重要选择。

对于ETC运营商而言,ETC卡的多重支付可以拓展到其他相关领域,如将周边服务打包进线下联盟,以卡支付为核心,拓展市场已经是传统思路;开发APP等端,方便其查询ETC业务、车务业务的同时,导入后市场服务成为当前的热门,广州ETC车宝正是这样的线路。

对于ETC的设备提供商而言,利用ETC设备控制更多场景才能卖出更多设备,比如道闸,利用RSU识别车辆,拓展ETC设备的规模应用,比如充电桩,利用车载OBU身份识别和支付,比如地锁,ETC要比传统的红外和2.4G更为靠谱。

对于停车运营商而言,利用ETC的账号体系可以进一步拓展电子支付比例,为其联网支付和后市场开拓添砖加瓦。

二、ETC的产品和体制之殇

ETC的身份识别、电子支付和用户群体决定了市场应用前景的无限向好,然而目前的ETC产品由于带有高速公路的色彩导致其他应用市场适应性不足和电子支付、用户群体的垄断性弊端使得ETC在停车应用上步履蹒跚,尽管许多设备商已经开发了云停车产品,许多ETC运营商已经在做移动互联网化的尝试。

、市场适应性不足的产品

市场的本质和趋势一定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率或产生衍生价值,一个新产品适应另外一个市场的核心指标是成本/性能,如果新产品的这个指标优于当前产品,于是产品替代升级就产生。车牌识别取代板卡停车正是如此,车牌识别本开始应用于电子警察,当该产品向停车转移时,由于成本/性能远远低于板卡停车,所以其没有形成市场转型,当车牌识别的技术提升,使得低成本的芯片可以集成的算法时,车牌识别相机的成本/性能开始逐步超过板卡停车,车牌识别相机于是开始普及。

高速公路的市场本质和车场的市场本质是相同的,但是市场竞争格局不同,ETC在车场的普及也必须遵循这个车场产品本质, 脱离产品本质谈模式就是扯淡。问过蛮多设备商和运营商,他们高速公路的设备稍加改造用于车场,加装票箱,修建云台和APP,提供给运营商服务,这个和去年捷顺和安居宝早期过气的板卡云停车产品模式一致。但是对于ETC一条车道不低于3万,而车场一条车道顶多6000,五倍的差价,还号称我们是用于车场。这个不系统思考市场本质的产品,只谈互联网模式的产品不会成为市场所需,只是源于过去高利润的高速公路卖设备模式的停车场。

ETC不是拿着就天下,产品进入车场还有太多的路要走:身份识别和电子支付能否分离?身份识别方面,读卡器天线的成本能否根据车场本身做下调整和规模简化,能否和车牌识别共存而不是自备票箱;电子支付方面,电子支付是否可以支持车牌识别和ETC两种身份识别,电子支付能否仿微信支付或支付宝独立运作给运营商清分支付运营。此外,由于类ETCP或安居宝的公司已经规模打通车场渠道,ETC身份识别和电子支付能否与这些云停车服务商分级运营共赢合作,快速打开市场。

第二、僵化于垄断的过高利润的体制

ETC的体制相对管制非常严格,国标的5.8G设备要求严格的技术管制,中小公司很难切入,国有的高速公路收费运营商呈现地方割据,区域垄断经营,项目建设和设备采购都是严格的招制,所有的垄断利润来源于车主的买路钱。这个国有垄断机制对于支付运营商可以不思进取,对于设备商利润很高。

反观停车场的体制呈现市场竞争的红海化:房地产的影响正在式微,互联网的驱动日益加强,车牌识别的更换成为主流,地方政府的停车管理意识逐渐强化。四种力量的博弈核心是车场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升级,传统中小安防的停车设备商正在消失,面向寡头的相机商和云服务商的一超多霸、诸侯割据的局面正在形成。更为关键的现实是,设备商的利润越来越薄,面向车场线上价值的挖掘成为提升未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向。

ETC的垄断体制进入红海化的停车场市场,面临大的问题将是水土不服:设备商想拓展新市场,设备卖个和高速公路一样的价格,支付商想拿停车联网支付来拓展用户,支付管制又不能和微信或支付宝一样,面对汹涌的云停车竞争,自以为是拿着可以藐视一切,什么互联网停车,什么传统安防,都是纸老虎,ETC未来会横扫一切。事实上,如果车牌识别加微信支付或支付宝支付已经可以完成ETC的工作。明天的方向比今天的地位重要,市场形成新的趋势之后,ETC将成为过客。

三、ETC的未来之路

ETC的巨大优势已经证明是车场应用具价值和做符合场景的产品,如果是ETC更符合市场和应用场景,如果ETC作为电子车牌普遍推广,那么ETC将成为的云停车的身份识别和支付手段,那个时候车场联网支付市场将统一,后市场将几乎毫无疑问捏在ETC的手里。那么ETC在停车领域的广泛应用的几条线路如下:

:类火眼的一家平价天线设备提供商

火眼在车牌识别领域的崛起是符合停车市场的本质和趋势的。车牌识别长久以软识别的方式存在,硬识别的车牌识别则广泛应用于电子警察。电子警察的厂商处于高利润的行当,在设备选型和研发上一直不会向低利润的停车场倾斜,停车场也用不起电子警察的相机。火眼在2012年之后,在低成本的TI芯片开发了的算法,使得车牌识别的相机成本大幅降低,掀起了从2014年开始的车牌识别革命,于是电子警察行业的车牌识别开始转向停车场,但是由于相机的规模效应和市场先发优势,一直无法在车牌识别领域打开局面,火眼成为车牌识别领域的羊。

ETC的天线领域与车牌识别进入停车市场相当类似。ETC必须放弃原有高速公路的高利润思维,向停车场开发适应于其场景的廉价新型天线,在成本/性能上等同或超过车牌识别相机才能真正进入停车领域。而该新型天线在停车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将使得ETC领域必将诞生一家类火眼的公司。此外,停车领域的充电桩、地锁等等衍生设备也将大规模应用ETC的身份识别和控制,由于统一的国标性质的ETC产品,该领域以ETC主导的廉价身份识别和控制系统将诞生一家巨牛的身份识别和控制板公司。

第二、类微信支付或支付宝的专门用于车场景消费的ETC支付

微信支付或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当前支付的主流。支付宝是随着淘宝、天猫兴起,成为电商的标配,随后的互联网金融更是风声水起。微信支付随着微信红包一夜爆发,目前线上和线下已经成为支付宝竞争的支付手段。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停车领域已经开始规模应用,主要应用方式两个:一个是微信或支付宝以其海量用户和后市场为入口,停车接入微信钱包和支付宝中的城市服务;第二个是微信或支付宝开通支付服务商给停车运营商,停车运营商发展线下商户,从而解决了车主和车场直接交易,但是支付商给停车运营商佣金的模式。

ETC支付和微信或支付宝有相当的一致性。ETC自带和第三方支付,拥有的车主用户,当ETC进入停车领域之后,如果ETC支付和ETC的身份识别脱离,不仅可以外接ETC天线,也可外接车牌识别,其支付版图和用户量将规模放大。如果ETC采用微信或支付宝方式的运营模式,那么ETC将有机会成为车支付领域大的运营支付商,以其海量用户通达后市场,将成为后市场的巨无霸。可以想象,车辆停车、洗车、保险、加油、维修、充电直接开进去,然后开出来直接走人,再也不用拿出手机摁几下,这个才是真正的车支付和车后市场的未来。

第三、类ETCP的渠道运营商将只主导线下渠道和设备运维。

当板卡停车被车牌识别打败之后,传统意义上停车厂商只是系统集成商,而这些系统集成商在设备利润越来越薄的情况下,发现移动互联网下的车场线上价值,于是希望通过联网车场建设线上支付运营和后市场运营和周边服务运营的云服务能力加强其未来停车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云停车大战几乎全部围绕车场线上价值展开。

当车牌识别和ETC身份识别成为识别工具完成车场智能化改造,当ETC成为重要的支付商之后,停车将不再和手机有关,后市场已经消失。云停车的运营商将成为线下渠道合作商,同时承担设备运维,没有其他。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联系方式
ico04
联系人

李经理

ico01
电话

0531-88581615

ico06
手机

13864088976

ico05
QQ

185437481

ico03
邮箱

185437481@qq.com

ico02
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大桥路西侧零点物流以北济南电子商务物流园2-312号